樓上蹦蹦跳?窗外喇叭聲?Chris設計師教你打造靜音宅,告別噪音惡夢!

樓上蹦蹦跳?窗外喇叭聲?Chris設計師教你打造靜音宅,告別噪音惡夢!
文章目錄

樓上蹦蹦跳?窗外喇叭聲?Chris設計師教你打造靜音宅,告別噪音惡夢!

哈囉!各位想在家好好放鬆卻被噪音吵到心好累的朋友們!我是你們的室內設計師Chris!

各位有沒有這個經驗?住在公寓大樓,家裡安靜下來的時候,突然聽到樓上小孩跑跳碰、拖椅子,或是隔壁鄰居傳來的電視聲、沖水聲?甚至外面汽車喇叭聲、下大雨的雷聲雨聲,搞得你心浮氣躁?我手上這顆高爾夫球掉下去,是不是「扣囉扣囉」的,想像一下如果是住樓下的你,是不是超阿雜?

噪音,真的是現代人居家生活的一大痛點!有時候,買到一間好房子,不如買到一個「好鄰居」,對不對?但鄰居我們沒辦法選,房子又不能隨便換,那該怎麼辦?別擔心!今天哥就是要來跟大家聊聊,怎麼透過裝潢設計,來改善這些惱人的「噪音污染」!我們要從幾個面向,把噪音的源頭都堵死!


噪音哪裡來?知己知彼,百戰百勝!

H1 噪音哪裡來?知己知彼,百戰百勝!

要對付噪音,得先知道它從哪裡來!噪音就像個無形的小偷,專門從縫隙和薄弱的地方鑽進你家。大致上,噪音的來源可以分成「外部」和「內部」兩大類:

針對不同的噪音來源,我們就要採取不同的策略來改善!


外部噪音:你的窗戶是「守門員」還是「破洞」?

H1 外部噪音:你的窗戶是「守門員」還是「破洞」?

外部噪音,窗戶絕對是第一線的「守門員」!但如果你的窗戶不夠力,它就會變成噪音入侵你家的「大破洞」!

各位知道聲音是怎麼傳遞的嗎?想像一下,如果你跟朋友在太空中漫步,兩個人就在旁邊講話,你們是聽不到對方聲音的!為什麼?因為外太空是真空的,沒有空氣!

沒錯,聲音是需要透過「介質」(例如空氣)來傳遞的!所以,當我們的窗戶**「氣密性」和「水密性」越好**,代表它越能阻擋空氣流動,噪音就越難穿透進來,隔音效果也就越好!

除了窗戶本身的氣密性,玻璃的厚度跟設計也超級關鍵!

窗戶類型/玻璃配置隔音效果適合情境Chris設計師小叮嚀
一般氣密窗(搭配單層玻璃)中等位於較安靜的社區或巷弄,對噪音不特別敏感者。雖然叫氣密窗,但隔音效果其實有限。單層玻璃對中低頻噪音阻擋力較弱。
隔音窗(搭配膠合玻璃或複層玻璃)良好 ~ 優異位於交通繁忙的大馬路邊,或對噪音非常敏感者;需要高度睡眠品質的臥室。隔音窗強調的是整體結構和玻璃的隔音能力。價格通常較高,但效果顯著。
雙層膠合玻璃 (5+5mm 或 8+8mm)優異車水馬龍的大馬路邊、機場附近、高架橋旁等極端噪音環境。兩片玻璃中間夾了一層PVB隔音膜,能有效阻擋高頻和中低頻噪音,比單純加厚玻璃效果更好。
單層強化玻璃 (8mm 或 10mm)中等 ~ 良好8mm:位於傳統窄巷道,晚上能聽到隔壁電視聲那種環境;10mm:比8mm隔音效果好,介於一般氣密與雙層玻璃之間。玻璃越厚隔音越好,但重量也更重,需要搭配夠力的窗框。
Low-E玻璃輔助隔音,主要為隔熱除了隔音,更重視隔熱節能,減少冷氣耗電。Low-E玻璃主要功能是阻擋熱能,對隔音有輔助效果,但並非主要隔音設計。
抗颱等級氣密窗極致(通常兼顧隔音)極端氣候地區(颱風頻繁),或對隔音、水密、抗風壓有最高要求者;預算充足。這種窗戶通常結構超堅固,氣密水密性做到極致,隔音效果也會非常好。就算外面在放鞭炮,你可能都聽不到!但價格當然也非常驚人,一般住家不見得需要。

Chris設計師建議: 如果你住在大馬路邊,尤其是車流量大、噪音源多的地方,建議窗戶直接攻頂,選用雙層膠合玻璃(例如5+5mm或8+8mm),搭配氣密性極佳的隔音窗框,才能真正達到你想要的寧靜效果。如果是住在比較安靜的巷弄內,但晚上鄰居一點聲音你都聽得到,那麼選擇8mm或10mm單層強化玻璃的氣密窗,通常就能有感改善!


樓上蹦蹦跳?地板隔音是關鍵!

H1 樓上蹦蹦跳?地板隔音是關鍵!

住大樓最怕遇到的問題之一,就是樓上鄰居的「腳步聲」、「小孩跑跳聲」、「拖拉家具聲」,這些「結構傳遞音」真的會讓人抓狂!有時候,你甚至會想,我怎麼沒買到一個「好鄰居」呢?

過去,台灣的建築法規對樓板隔音的要求並不高。但最近這兩三年,政府有修正法規,要求新建物樓板厚度必須達到15公分以上,而且還要多做一層能降低噪音17分貝的措施!這對新建案來說是個福音,但如果你買的是老舊公寓或屋齡較高的中古大樓,那樓板的隔音效果可能就沒那麼好了。

那怎麼辦呢?如果你家不是新建案,或建商交給你的是毛胚屋,還沒有做減震隔音處理,你可以這樣補強:

Chris設計師小提醒: 樓板隔音的工程通常需要打掉地板重做,屬於比較大的工程。在裝修規劃時,要考慮到工期和預算喔!


廁所傳來「沖水交響樂」?管線噪音讓你崩潰!

H1 廁所傳來「沖水交響樂」?管線噪音讓你崩潰!

你有沒有在家裡常常聽到鄰居廁所的「沖水聲」或是水流嘩啦嘩啦的聲音?特別是晚上夜深人靜的時候,那聲音聽起來特別明顯,真的會讓人很崩潰!這種噪音通常來自於建築物內的「管路間」或「排水管」。

特別是早期一些「吊管式」的大樓,管線通常會配置在浴室、廚房周邊,甚至有些管線會穿過客廳或臥室的天花板下方。當水沖下來,如果管線有「彎頭」或「轉折處」,水流撞擊管壁,就會產生很大的衝擊聲和水流聲,然後透過管線和建築結構傳遞到你家。

那怎麼辦呢?

管線噪音雖然比較難處理,但透過這些包覆和吸音的措施,還是能有效降低惱人的水聲和沖水聲,提升居家品質。


房間聽得到客廳「Live Show」?別忘了門的隔音!

H1 房間聽得到客廳「Live Show」?別忘了門的隔音!

最後,我們常常聽到一些朋友抱怨:「我在臥室裡,卻聽得到客廳的電視聲、家人講話聲!」這種內部空間聲音互相干擾的問題,除了隔間牆本身的隔音效果外,「門」的隔音能力,常常是關鍵!

很多住家為了省預算或輕量化,內部門會選擇:

這些門雖然重量輕、價格便宜,但因為內部都是空氣或輕質填充物,密度很差,所以隔音效果非常糟糕! 聲音可以輕易穿透,讓你的臥室變成客廳的「Live Show」現場!

那怎麼辦呢?

Chris設計師小提醒: 除非是飯店那種高規格的隔音門,一般居家要做到「完全無聲」很難。但透過選擇實心門和處理門縫,絕對能有效降低大部分的聲音干擾,提升居住品質。


Chris設計師總結:打造靜音宅,投資對地方!

H1 Chris設計師總結:打造靜音宅,投資對地方!

好啦!今天跟大家聊了這麼多噪音改善的「眉眉角角」,從窗戶、地板、水管到門,這些都是我們在裝修中古屋或規劃新成屋時,可以特別注意的地方。

總結一下,想要打造一個寧靜的居家空間,你需要在幾個關鍵地方「投資」:

這些噪音改善的工程,通常會比一般裝修的費用高一些,畢竟「羊毛出在羊身上」。但想想看,如果你的家能告別惱人的噪音,每天都能安安靜靜地休息、工作、生活,那種「寧靜」帶來的「生活品質」提升,絕對是物超所值的投資!

畢竟,買到一個好房子,最終目的還是為了住得舒服、住得安心嘛!希望今天的分享對你有幫助!

我是室內設計師Chris,我們下次見!掰掰!


FAQ 常見問題

Q1:隔音工程很貴嗎?要花多少錢?

A1:隔音工程確實會比一般基礎工程的費用高,因為它涉及特殊材料和更細緻的工法。具體費用取決於你要改善的範圍(單一窗戶或全室)、選擇的材料等級(例如隔音窗的品牌和玻璃配置、隔音墊的材質)、以及施工的複雜度。通常是數萬到數十萬不等,甚至更高。建議在規劃初期就將隔音預算納入考量,並諮詢專業設計師或隔音工程廠商。

Q2:裝潢後才發現噪音問題,還能補救嗎?

A2:可以補救,但可能成本會更高,而且有些補救措施會影響既有的裝潢。例如,要改善地板噪音可能需要拆掉現有地板重鋪隔音墊;要改善牆壁隔音可能需要拆牆做隔音牆。窗戶和門的更換則相對獨立。所以,強烈建議在裝潢規劃初期就將隔音需求列入考量,一次到位會更經濟有效。

Q3:除了今天提到的,還有什麼方法可以降低噪音?

A3:除了建築結構上的隔音(阻斷聲音傳遞),還可以透過「吸音」來降低室內的回音和噪音感。例如,在室內多使用窗簾(厚重布料)、地毯、布質沙發、吸音板、或擺放較多家具和書籍,這些軟性材質都有助於吸收室內聲音,減少空間的嘈雜感。不過,吸音主要是針對室內回音和空間本身的聲音殘響,對於從外部或鄰居傳來的穿透性噪音,效果有限,仍需仰賴隔音。

Q4:隔音材料會不會有甲醛等有害物質?

A4:現在市售的隔音材料,特別是正規品牌,都越來越注重環保和健康。許多產品會符合國家相關的環保標章(如綠建材標章)或國際標準。選購時可以要求廠商提供相關的產品認證資料,確保其甲醛等揮發性有機化合物(VOCs)含量符合安全標準。施工後保持通風一段時間也是必要的。

Q5:為什麼要強調窗戶的「氣密」與「水密」?跟隔音有什麼關係?

A5:氣密性是指窗戶關閉後,窗框與窗扇之間、或窗扇與玻璃之間,空氣洩漏的程度。氣密性越好,代表空氣越難進出,聲音就越難透過空氣傳遞,隔音效果自然越好。水密性則是指窗戶在承受風壓和雨水時,防止雨水滲入室內的性能。水密性好的窗戶通常也代表其結構更緊密,有助於提升氣密性,間接對隔音有幫助。兩者都是衡量窗戶品質的重要指標。



瘋狂設計師 Chris
瘋狂設計師 Chris
我是 Chris,一位在室內設計領域擁有 20 多年經驗的設計師。我熱愛分享,希望透過 DecoBox 瘋狂設計師這個平台,將我多年累積的設計心得、建材選購指南、裝潢施工大小事,以及豐富的設計案例分享給大家。無論您是裝潢新手還是設計愛好者,都歡迎來 DecoBox 瘋狂設計師挖寶,一起打造夢想中的家!